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Property
  3. 有型無國界

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承載夢想的科技聚落

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承載夢想的科技聚落
有型無國界 建築的用意不單單只是發想這麼簡單,更多的是藉此改變人們的生活與習慣,創造出更加智慧的環境,人們對於細節與美感的要求也會逐漸提高,啟發更多創意的能量。由建築師馬岩松帶領的MAD建築事務所,向來希望能夠在具體實踐中突破常規,將從前的現代設計思維重新轉換,賦予現代風格新的可能性,也模糊人為痕跡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界線,在建築景觀中脫穎而出。

創意發想方法是可以透過學習與鍛鍊,最常見的是利用關聯推論,透過有系統的理性思考探索,從一個最初的想法到延伸出整體細部的設計方案,「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的誕生亦出於此。透過中關村論壇的定位,展示了一系列最新的技術創新成果,此建築空間裡的每個物件都訴說著故事,以一場發散式的洗禮,輻射出美的無形力量,將每位參與者的感官打開,引發出人們改變實踐生活的方式。

 

有著城市會客廳美名的「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 (The ZGC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其創立的用途在於致力成為每年一度的中關村論壇永久舉辦場地,彰顯為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舞台,總建築面積約65,000平方米,擁有17,000平方米的綠色屋頂,可以說是一本集結中國科技發展的書籍和園區的新地標,這一切皆拜中關村論壇年會所賜。

 

中關村論壇是每年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地區舉辦的專注於創新技術的國際會議。該地區將自然、歷史與現代和技術進步融為一體,它鄰近玉泉山、頤和園和圓明園等歷史地標,以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著名大學。無獨有偶的是,中關村還被譽為中國的矽谷,是一個重要的科技中心,從早期的電子一條街到後期集結如百度、小米,到海博思創等許多高科技公司、新創公司和研究機構,映照著時代的變遷與不同的產業革命。

「全世界的城市都在複製矽谷,但只有北京成為矽谷的對手。」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一段話,點出了北京中關村的不簡單,其實自2007年創辦以來,中關村論壇就以「創新與發展」為中心主題,吸引國內外科學家、企業家和新興人才分享和討論各種主題開創性的想法。多年來,這裡不斷地充滿著對未來新技術的期待,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只是中關村擴張的不只是空間這麼簡單,而是展開一份更宏大的藍圖。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由世界知名建築師馬岩松領銜的 MAD 建築事務所設計,根據論壇的願景和背景,從老子《道德經》擷取出「無為而為,順勢而生」的理念,旨在促進人類、城市和環境之間的深層連結。它與城市景觀融為一體,設有一個無障礙的綠色屋頂公園,由樹木、花園、人行道和建築特色組成,延伸了周圍的花園和山丘,一舉融入北京海澱區三山五園傳統歷史文化與新興文化交融的大環境中。

 

從空中俯瞰,「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整棟建築宛若三葉草狀形式並具有懸臂式屋頂,其特徵是呈現柔軟流暢的現代質感,摒棄傳統的方正造型且無北立面。其形狀漂浮在頭頂上,提供遮陽、遮擋風雨的空間,並提供社交互動,增強了人與建築之間的連結。透明的立面幕牆具有輕盈、透明和流動的特點,遵循建築雕塑形式的有機曲線。隱藏式框架和大面積玻璃促進室內和室外領域之間的流暢過渡,創造與周圍環境構建起真誠的對話,東側的池水更映射著建築物的光影表情,還是一場洗滌梳理身心的過程。

 

MAD 建築事務所的設計遵循12公尺的高度限制,建築由北向南緩緩展開,規劃地下兩層、地上一層的設計,地面上主要由3000平方米主會場、1800平方米宴會廳及多功能廳構成,共計有16個主要空間,實現整體建築的和諧感。整合式照明設計包括可沿著建築物曲線移動的可調式色溫燈,並彙聚於中央發光雕塑,創造出獨特的未來環境,特點是同時藉由燈槽、光帶所構築的線條進行面的拉伸或切割,採用先進技術和營造出變幻莫測的豐富效果,讓空間的比例附有理性思考的因子。

 

建築的屋頂由2769塊氟碳塗層雙曲蜂窩鋁板組成。這些面板以不同的密度排列,覆蓋結構並促進雨水收集。晚上,隱藏在屋頂百葉窗內的燈光與屋頂線條同步,它們創造出一種運動感,呼應城市道路上無盡的交通,進一步融入城市景觀。綠色屋頂是附近花園和山丘的延伸,在城市中營造出寧靜的自然景觀,整體而言,綠的元素在此隨處可見。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的通風系統隱藏在天花板和綠色屋頂的混凝土下,同時兼顧美觀與功能。在屋頂上使用輕質土壤和低維護植被可降低景觀運作成本,同時滿足屋頂負載、景觀外觀和品質要求。該中心也採用太陽能光電系統和地源熱泵等再生能源,透過二次節能機電設備打造零耗能會議室,較週邊公共建築減少50%以上碳排放。

 

MAD 建築事務所設計了簡潔的內裝和線條,進一步強調了整體外觀的清晰感,為創新想法的交流創造了一個開放通風的環境。「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設有兩個巨型ETFE膜天窗,讓自然光充滿場館,增強使用者的空間與光線體驗。內部的簡約性旨在創造使用者友善的空間,增強社交互動並促進參與,採用大量白色系砌疊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輕盈調性,將大小物件都和諧地融入背景,創造更多對話和變化的空間,預告著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性。

 

場地東北側保留了一棵歷史悠久的樹木,並融入下沉式庭院,在繁華的城市中提供了一個寧靜的空間。大樹形成自然林窗,成為外界與內部場地的過渡,為了保留原場地的大樹,設計在北側草坡處形成一個下凹的場地。下沉式庭院有著含蓄的氣質,以一種謙卑的方式介入原有的場域,設計確保地下會議室和公共空間充滿自然光,打破了視覺單一感,一舉打造出園中園的空間體驗,山水庭院竹林與環壁相映,展開一幅竹影斑駁的內向型山水畫卷,感受掠影詩意。

 

檢視整體建築生命週期,「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運用海綿技術,在減少雨水排放量的同時,回收處理後的雨水還可用於灌溉、道路沖洗,以及利用回收的雨水打造景觀蓄水池,達到以終為始的目的。混凝土砌成的邊緣設計成適宜人們休憩的高度,可作為一個超長的曲線坐凳使用,形成以大樹為中心的內向型圍合空間,為市民提供休憩和交流的場所,透過天空這個媒介與環境緊緊的連繫,打造一個城市中原生自然的活動場所,為城市、當地社區和公眾提供一個包容性的空間。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創造層層遞進的空間與視覺感,呼應未來現代感之設計主軸,未來,這裡將承載更多的中國科技夢想,更是歷史的見證者。

 

Message Board

訪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