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國際機場的工程已經正式啟動,計畫於2022年完成,根據了解此項目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沙漠景觀的顏色和紋理,將採用一系列的五個吊艙結構,這些吊艙主要是由中央的機場接送旅客區域向四面八方延伸,在寧靜與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帶來了不一樣的全新感受。
這座新機場也被賦予了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到2030年時每年可接待達一百萬名的旅客,旨在為造訪紅海項目開發的遊客提供服務。在這五個以吊艙形狀的結構物體之間,可都是充滿著綠色植物的空間,而這也是旅客們抵達後第一站首先會看到的奇特景緻。五個吊艙中的每個空間也都可以作為「迷你航站」獨立運行,旅客人數和承載量低時可以關閉其他設施以減少能源的浪費,至於兩側如機翼般的造型中,將包含機場的附屬空間如衣架、物流和行李處理設施。
對於這個令人振奮和引頸期盼的偉大建築,福斯特建築事務所 Foster + Partners資深執行合夥人 Gerard Evenden表示:「紅海機場已被設想為通往世界上最獨特的度假勝地門戶之一,也是到訪的遊客最不可或缺的體驗。受到沙漠景觀的顏色和紋理的啟發,設計中帶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航站的設立帶來的是創造一個平靜而豪華的旅程。 它將成為陸路和空中來訪者的中轉樞紐,我們期待與紅海發展公司合作,實現這一偉大的願景。」
福斯特建築事務所 Foster + Partners的目標是使紅海國際機場達到LEED白金級可持續性等級,以「100%再生能源、0%一次性塑料」為主軸,這個重要的使命其實從設計理念與方式就可以窺得一二。例如航站的屋頂外部遮蔽物自建築物本身進行延伸,有效遮擋住陽光對於部分區域的直接照射,大幅降低空調等能源需求;所有的玻璃面也都朝向北方,避免室內受到陽光影響卻又能帶來照明的效果。